欢迎您来到吉林市博物馆参观!
联系电话
网上预约 门票预订 门票预订

地址:吉林市吉林大街100号

咨询电话 0432-66072028



年度报告和计划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综合管理 >> 年度报告和计划  

吉林市博物馆2023年度工作报告

作者:吉林市博物馆 日期:2024-1-5 11:01:52


年初以来,市博物馆在市文广旅局的领导下,按照年初制定的重点工作任务,认真落实各项工作内容,全面提升博物馆的整体开放服务水平,现将2023年度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深度挖掘利用资源,创新举办大型活动

(一)举办建馆60周年活动开幕式。为庆祝吉林市博物馆建馆六十周年,举办了《六十风华——吉林市博物馆建馆60周年成果展》暨《城市记忆——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开幕式。吉林省、市领导,市局相关单位代表、县市区文博行业代表、吉林市画院艺术家、新闻媒体、非遗项目传承人代表以及群众代表等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现场情况被各级各类媒体争相报道,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线上同步推出3期“吉林市博物馆建馆六十周年专题宣传片”,全面回顾吉林市博物馆六十年发展历程。                                                                                                                                                                                                                                                                                                                         

(二)举办了吉林市博物馆“印象市博”主题系列活动。“国际博物馆日”举办了大型开幕式、《印象市博——邮票里的吉林印象》《印象市博——童画里的博物馆印象》《云鬓风华——馆藏老银发饰展》《铁笔松风——赵铁山精品书画展》等4项展览。在开幕式上创新开展了文物展示秀、古风舞蹈《梦中的远方》等文物与艺术相结合的特色活动,发布了《吉林市博物馆创新讲解服务方案》,推出了手绘邮票、活字印刷、女子绾发等互动活动,并通过与企业、社会艺术机构等单位合作,展示城市历史底蕴、展示历史文化精粹,实现“让文物活起来”,助推全市“博物馆之城”建设。

                                                                     

(三)举办“博物馆里过端午——吉林市博物馆传统节日体验活动”。在活动现场设置做香囊、包粽子、端午龙舟拍照打卡等体验环节,邀请18名全市非遗传承人、文创项目负责人进入博物馆进行展览展销和现场展示,同时设置祈福绳结、时光工匠、手工木雕、瓷刻等传统手工艺展示体验区,配套推出《“粽”习端午——汉字文化体验》课程,丰富节日期间群众文化供给,切实增强博物馆文化影响力。

                                                                                                                        

(四)承办“吉林陨石IP论坛”围绕“做大做强吉林陨石IP  推动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为主题,邀请徐伟彪等国内陨石领域专家、学者开展主旨演讲和沙龙交流。本次论坛的圆满召开,为吉林陨石及其开发利用提供了专业建议和科学指导,对挖掘吉林陨石深层价值,持续推动吉林陨石文化、文旅经济和相关产业全方位、高质量协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指明发展方向。助推吉林陨石在旅游文化名城建设中展现新动能、新作为。


                             

(五)举办《发现吉林——2012—2022年吉林市城区考古发现和出土文物展》暨文物保护修复基地揭牌仪式。展览以出土文物展示为主,辅以考古文化的传播,严谨、详实、生动地展示十年间吉林市城区重要考古成果,展出的包括陶器、铁器、青铜器、钱币等共计163件/套文物全部来自田野考古一线,且都是首次与公众见面,深刻阐释了吉林市深厚的文明发展史。展出现场设置地层剖面场景、文物修复拼图等互动环节,将考古学科推向公众,配合文物保护修复基地揭牌仪式,积极提升全民文物保护意识,推进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再上新台阶。本次展览及揭牌仪式被中新网、吉林乌拉圈、吉报江城等各级各类媒体报道,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好评。

                    

                                                                                                                                                                                                                            

(六)在中秋节和国庆节来临之际举办涵盖诗画中秋、月满中秋、古韵中秋、乐享中秋等内容的“博物馆里过中秋——吉林市博物馆传统节日体验活动”。用精彩纷呈、喜闻乐见的方式积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现场设置非遗技艺、非遗美食展示展演及互动专区,努力探寻城市印记、坚定文化自信,同步推出《月满中秋人团圆》公益教育课程,丰富青少年文化供给。

                               

(七)承办“吉林市红色故事讲解大赛”。带领广大参赛者讲述红色故事、讴歌身边的英雄楷模,为吉林市范围内专业讲解员、讲解爱好者提供了同台竞技、交流学习的平台,此次活动被吉林市电视台、江城日报、江城晚报等众多媒体宣传报道,彰显了吉林市博物馆在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功能发挥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大力推出展览项目,努力夯实核心业务支撑

坚持做大做强主业,创新进行展览展示,推出了《大展宏“兔”——癸卯兔年生肖文化展》《云鬓风华——馆藏老银发饰展》《印象市博——邮票里的吉林印象》《印象市博——童画里的博物馆印象》《守正出新——临书临印展》《踏浪前行风正劲——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展》《马孔德雕塑艺术展》《发现吉林——2012—2022年吉林市城区考古发现和出土文物展》《少华夕拾——隽少华钢笔画作品展》9项展览,引进了仪征博物馆《雨花“石”韵——仪征雨花石精品展》、晋祠博物馆《铁笔松风——赵铁山精品书画展》2项展览。《满族绣品展》赴福州市博物馆交流展出。其中,《雨花“石”韵——仪征雨花石精品展》连续两个月进入“文博圈精选全国100个大展”推介项目

                                            


三、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切实发挥文化阵地职能

(一)全面做好免费开放工作。积极落实关于做好展览展示及免费开放的工作要求,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在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提下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和效能,创新推出专家讲解、讲解员讲解、志愿者讲解相结合模式,多角度为观众提供更加丰富、周到的讲解服务。全年接待观众总计59.5万余人次,节假日、双休日期间日均观众量达3500余人,工作日期间日均观众量达1000余人。目前,总计提供免费讲解1859场、志愿讲解2880场、专家讲解5场。

(二)组织开展博育系列课程。切实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职能,组织开展青少年教育课程32期,参与人数2000余人;少儿活动36期,参与人数1080余人;汉字体验课堂12期,参与人数360余人;“开学第一课”活动赴吉化一小、吉化三小、江城中学、旺起中心校等4所学校授课,参与人数2000余人。用新颖的课程内容、丰富的课程内涵吸引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群体参与其中,不断扩大教育课程的覆盖面。

(三)大力开展研学活动。开展公益性研学活动110场,参与人数9000余人。在全面做好公益性研学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省、市高度重视中小学课后服务的实际,积极推进市场化研学工作。积极与省文旅厅、市发改委、财政局、税务局沟通协调,全力推进研学收费事宜。

(四)深化合作共建。一是518活动当天,与北华大学、东北电力大学、吉林化工学院签订馆校合作协议,共同践行馆校合作机制,共建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二是积极吸纳志愿者,应征志愿者涵盖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校学生、在职教师、医生、导游等多个行业,志愿者的有效参与能够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引导全社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认同感、使命感,增强文化自信。三是与各社区、企业、部队、乡镇建立联系,开展“展览下基层”活动36场。四是合作研发文创产品15种。

                                                                                                   

四、多措并举开展文物工作,不断提升文物保护管理能力

(一)多渠道丰富馆藏。一是积极协调省文物局,协调调拨2013年以来省考古所在龙潭山、东团山两处遗址考古出土文物832件,包括辽金时代铜镜、铜人、铜符等稀有出土文物,对深入做好城市历史研究、丰富博物馆馆藏、改善珍贵藏品结构意义重大。二是围绕全年征集重点,征集藏品962件,其中包括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的皮影藏品,此套皮影可追溯至建国初期五、六十年代,且与“吉林市皮影戏曲队”有较大关联,对研究吉林地方曲艺(皮影戏)、清末以来吉林地方皮影戏流传发展以及丰富吉林市博物馆馆藏均具有重要价值。三是接受上海五云坊和刘纯先生捐赠的铁陨石和铁陨石。四是积极向中国航天局申请借用月球样品。

(二)积极开展文物修复和鉴定。完成496/套藏品的修复工作。组织开展了文物公益鉴定活动,鉴定物品111/套。

         
                                                                                                   

五、推进数字化建设,扩大对外传播力和影响力

(一)全力推进数字化项目进程。完成了文物信息采集、博物馆官方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及参观预约平台升级和陨石全息互动展示系统、多屏互动高清文物展示系统等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年末完成数字化项目全部工作任务,各类设施设备投入使用。

(二)积极发挥数字化平台效用。推出特色线上数字化体验产品,拍摄制作完成《吉林市博物馆传统文化云课堂》4期,以馆藏珍贵文物为主题的线上文物宣传视频《市博文物·我来讲》6期,完成省电视台《文化下午茶》栏目“吉林的故事”新媒体宣传视频5期。经统计,目前市博物馆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市博物馆抖音官方账号、市博物馆B站官方账号总计浏览量172703次。将博物馆开展的重要展览、活动信息等通过线上平台同步推出,让数字化赋予博物馆创新发展的空间和动力。目前,联合中新社、央视网、吉林省广播电视台、吉林市广播电视台等18家媒体对市博物馆开展报道、宣传30次。

六、立足深厚底蕴,做好历史文化阐释和传播

(一)依据吉林市发展史实和展览提升需要,市博物馆对《吉林市历史陈列》提出改造提升意见,并制定《一眼千年——吉林市古代史陈列改陈提升方案》,市文广旅局组织专家论证会,《一眼千年——吉林市古代史陈列改陈提升方案》通过论证,市文广旅局出具专家审核意见。

(二)全力争取省文物局支持,推进《一眼千年——吉林市古代史陈列改陈提升项目》《2024吉林市博物馆馆藏书画保护修复项目》《2024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展厅展柜更新)》《馆藏一级文物——青铜时代西团山文化毛织物残片修复项目》《张作相官邸保护修缮项目》等5个项目有序开展,最大程度争取国家资金,提升博物馆展览展示水平、文物管理能力,为更好地讲述历史故事、文物故事打下坚实基础。

(三)完成《吉林市历史陈列》《吉林陨石雨陈列》《吉林牛子厚与京剧艺术展览》《流淌的记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吉林市》4个基本陈列的部分展示内容、讲解内容提升。

(四)深度研究市博物馆近年发展历程,梳理汇总市博物馆在展览展示、教育活动、学术研究、文物管理、数字化建设等方面不断实现新突破、新成就的佐证资料,完成全国二级博物馆运行评估工作以及申报国家一级馆准备工作。完成了《吉林市博物馆研究》4期的编辑出版工作。

七、多途径、多角度、多层面做大做强陨石品牌

(一)借助各大平台大力推介宣传陨石。通过“中新社·东西问”栏目录制吉林陨石专题视频;在经济广播电台“科普之声”栏目开展4期陨石科普专题讲座;从陨石科普角度,录制2期省电视台《文化下午茶》栏目“吉林故事”新媒体宣传视频;吉林市博物馆“手可摘星辰”陨石文旅融合项目获评“2022全国文化遗产旅游百强案例”,6月末赴宁波参与颁奖仪式,以此为契机积极对外宣介吉林陨石。

(二)馆藏“吉林七号陨石”两次参加全省文旅推介活动,积极扩大吉林陨石和吉林市博物馆的影响力。

(三)积极完善《吉林陨石收费工作方案》,科学制定收费方式、收费项目、改陈提升意见,努力让吉林陨石的科学价值、文化旅游价值得到最大程度发挥。

(四)为提升陨石展厅展陈水平,对陨石展厅进行局部升级改造,将多渠道收集的陨石样品充实到展陈体系中,同时向中国航天局综合司提交月球样品借用申请。



               吉林市博物馆

                2023年12月31日




更多
Copyright © 2014 www.jlsmuseum.org.cn 吉林市博物馆 版权所有 备案号:吉ICP备15003888号-1 地址:吉林市吉林大街100号 电话:0432-66072028 技术支持:领域科技